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 王璇 盖煜 江斌伟 梁淑芳 李宁艳 王畅彤 贾梦妍 郭军鸽 王丽娜)当国庆、中秋假期开启欢乐模式,有一群人却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用奉献诉热爱,把对祖国的心意,融进每一天的工作。那些奔波的、专注的、忙碌的背影,构成了节日里最靓丽的风景;他们用行动诠释“最长情的告白”,用无私奉献,为节日的祥和筑起温暖的屏障。
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习作为中央、国家主席、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新疆出席庆祝活动,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新疆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的声声话语、殷殷嘱托,暖人心田、催人奋进。站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上,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持续贡献首府力量。
10月1日9时,大巴扎步行街的街巷尚在静谧中酝酿生机,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白昀剑已开启一天的工作。
“越是节日,越要把服务的‘针脚’缝得更密。”白昀剑说,按照惯例,每逢节假日,大巴扎步行街便是客流量井喷之时,假期首日更是如此。当天的乌鲁木齐刮着些许风,对他和中心工作人员而言,既要保障全天的节日文化庆祝活动,也要做好安全生产与游客服务工作,让游客玩得放心、安心。
11时,大巴扎步行街中心舞台的快闪活动拉开节日序幕;12点,非遗表演《忠勇杨家鼓》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当众人尽兴游玩时,白昀剑始终站在角落,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舞台周边每一处细节,确保演出顺利。演出结束、人群散开后,他又开始走访商户——在冰山礼物店铺看到两堆石榴,便细细与经营者沟通,叮嘱店家向游客详细说明石榴产地,坚持诚信经营。
“这份工作让我觉得很有荣誉感!”白昀剑说。如今,大巴扎步行街已从最初的商圈,成长为文化枢纽,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本地市民在这里共赏文化活动、共跳新疆舞,在互动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感情。
“作为新疆旅游‘金名片’,我们将按照习强调的强化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要求,举办更多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创新消费场景,逐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与吸引力,助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白昀剑说。
10月1日上午,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春熙街南社区党委书记刘扬平(右)来到印刷小区65岁独居老人肉先·库尔班家中看望。(记者盖煜摄)
10月1日9时30分,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春熙街南社区党委书记刘扬平准时来到单位。“居民遇上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社区,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为大家处理问题。”她说。
来到单位第一件事,刘扬平便前往社区独居老人家中看望。10时许,她敲响了印刷小区2号楼65岁独居老人肉先·库尔班的家门,老人打开门,立即将她迎进屋,拉着她的手聊着家常。
“逢年过节丫头都来看我,有时候陪我说说话,有时候帮我打扫下屋子,有时候还会帮我做一顿饭。”肉先·库尔班说。
正跟老人唠着嗑,刘扬平的电线号楼住户万润霞因出门扔垃圾时未带手机,还忘记了家门密码,没办法进入家中,打电话向社区寻求帮助。
刘扬平立即联系住户家属陶白莉,顺利获取临时进门密码,帮助万润霞顺利回家。
忙完这些事情后,刘扬平返回社区处理其他事务。她说,前几日见到习的画面还历历在目,的殷殷嘱托她牢牢记在了心上,她会始终坚守岗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为民服务的温暖送到各族居民身边。
10月1日,在市植物园第29届菊花展室内展区,高冠磊正在查看菊花长势。(记者郭军鸽摄)
10月1日的市植物园里,400余种、6万余盆菊花开得飘逸潇洒,引得赏菊市民弯腰细嗅、举着手机定格秋日美好。人群中,市植物园园林工程师高冠磊和同事们格外忙碌,正专注地查看着每一朵菊花的生长情况。
“目前主要是浇水、修剪,定时查看更新。”高冠磊一边仔细地检查着菊花的枝叶,一边说道,“要让游客看到最精神的菊花,这一些细节一点都不能松。”
“今年已经是植物园第29届菊花展,一般来说,我们从三月开始,就要进行菊花插苗培育工作。”高冠磊介绍道,“根据天气情况,还一定要通过人工干预精准‘掐点’,就像给花朵设定了一个精准的闹钟,让它们在9月底准时‘苏醒’,在国庆期间迎来最佳观赏期。”
“沉浸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悦里,又逢国庆、中秋假期,要让这满园秋色,成为礼赞时代的最美风景,也让大家从花开的热闹里,看到这片土地的欣欣向荣。”高冠磊说。
10月1日13时许,中通快递员何文宪正在建设路附近投递快件。(记者王璇摄)
10月1日7时30分许,天还未亮,中通快递天山区营业部已灯火通明,当天的第一批快递已送达,快递员何文宪和同事们立即投入紧张工作:卸货、分拣、扫描、装车、准备配送,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流畅利索。“就是要确保每一份快递都能准时、安全地送到收件人手中。”何文宪说。
作为扎根快递行业16年的基层从业者,何文宪以“零投诉”的服务的品质和无数暖心善举,诠释了新时代快递员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荣获“最美快递员”“中通全国十佳快递员”“开发建设新疆奖章”“202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经过一个多小时忙碌,何文宪额头已满是汗珠,他顾不上歇息,又将包裹按派送顺序有序摆放在配送车车厢内——不论轻重、大小,都排列得整整齐齐。
当天,何文宪需要在天山区建设路、文艺路、民主路附近区域派送350多件快件。他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线忙碌着。“我们会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在岗位上继续踏实干活,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乌鲁木齐的脉动与温度。”何文宪说。
10月1日,驾驶员阿比江·阿合甫在交班时叮嘱妻子卡依热·吾买尔注意安全。(记者梁淑芳摄)
“大巴扎和和田二街今天客流量大,你过路口一定慢一些。”10月1日,在“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八楼公交站台,驾驶员阿比江·阿合甫轻声嘱咐即将接班的妻子卡依热·吾买尔。
国庆、中秋假期,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喜悦中时,这对公交夫妻再次开启熟悉的“错时守望”——一个迎着晨光出发,一个踏着星光归来。他们用方向盘画出同心圆,守护着这座城市流动的脉搏。
36岁的阿比江·阿合甫已有15年驾龄。交班前,他会仔细检查车辆电量、轮胎和设备状况,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些年,乌鲁木齐的变化太大了。”望着窗外街景,他感慨道,“道路拓宽了,公交线路从几十条发展到上百条,新能源车更舒适,智慧调度也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最让他自豪的是,2路公交车如今成了“城市畅游专线”,途经大巴扎、红山等地标,每天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前开车是份工作,现在感觉是在向大家展示家乡的美。”
“习来到新疆,让我们倍感振奋。”卡依热·吾买尔说,“现在天天都会遇到各地游客,我要用最安全的驾驶、最热情的服务,当好乌鲁木齐的‘形象使者’。”车辆缓缓启动,阿比江·阿合甫向妻子挥手道别——这对夫妻的“错时守望”,守护的不仅是市民游客的平安出行,更是无数人的顺利归途与下一次安心奔赴。
10月1日,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持续开放,讲解员阿丽米热·吐尔洪坚守岗位,用生动的语言为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记者王畅彤摄)
10月1日,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持续开放,《乌鲁木齐历史背景和文化陈列》《家园记忆》等展览吸引众多游客参观。讲解员阿丽米热·吐尔洪用生动的语言为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份工作热情,源于9月25日的难忘经历——当天,习出席新疆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后返京,阿丽米热·吐尔洪作为欢送群众的一员,在人群中看到向大家挥手致意。“那一刻特别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她将这份感动转化为动力,国庆、中秋假期,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讲解,用细节展现文物魅力,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新疆故事。
这个假期,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地等文博场馆持续开放,成为向市民游客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
10月1日,新疆农业大学马产业研究院院长、新疆马业协会会长姚新奎跨越千里,奔赴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受邀作为2025中国马业协会·大学生马场职业技能竞赛大会主席团成员全程组织参与此次活动。
马产业作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蒸蒸日上,如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整体发展与科学技术创新水平全国领先,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
“我作为教育界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了新疆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内心无比激动,也倍感振奋。同时,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姚新奎说,他将牢记习嘱托,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团队聚焦产业核心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攻坚克难,在成果转化上务求实效,为推动马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10月1日1时05分,一架南方航空飞往沈阳的航班滑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指定桥位。中航油新疆航空油料有限公司航空加油站加油员李明磊提前15分钟到岗。只见李明磊将白色加油车停稳在230机位后,下车卡紧轮档,取导静电线接好加油车与航空器。随后,连接加油栓,持加油接头对准飞机接口,旋至“咔嗒”锁合,拿清单检查接线、接口、阀门,确认无误后,启动加油系统,紧盯参数,确认油量达标,关阀、断接口,填写好加油单,油品质量检查,复位好加油设备,再绕车一周做好“三到位四确认”的检查后,拿起对讲机向调度室报告:“230机位保障完毕,可以安全驶离。”
李明磊说:“给一架飞机加油要精准完成近30道操作的过程,加油时间短则20分钟,长则1小时。”这期间,他和同事必须全程站立在停机坪上,双眼紧盯工作仪表和指示灯,监控加油车运作时的状态,确保航空油料安全加注进入飞机。
“作为航油一线员工代表,参加了新疆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有幸见到了,这份荣耀让我终生难忘。”李明磊说,他将牢记习嘱托,继续扎根一线,站好每一班岗,以“万无一失”的标准守牢安全红线,为新疆这片热土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10月1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照亮乌鲁木齐的天空,乌鲁木齐京环新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工人刘奎的身影已出现在高新区(新市区)北纬三路。陪伴他的,是扫帚摩擦地面的“唰唰”声。
“赶在市民游客出门前,得把路面收拾得清清爽爽。”刘奎一边说,一边利落地将落叶和杂物扫拢。从事环卫工作十多年,他见证了乌鲁木齐城市面貌的变化——道路更整洁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
“开着干净的车辆,把城市的道路洗扫干净,市民看着满意,我自己看着也有成就感。”刘奎说,“能把平凡的环卫工作做好,让乌鲁木齐越来越美丽,就是我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贡献。”
10月1日,中建·玖序商住小区项目施工现场,中建新疆建工一建中建·玖序商住小区项目经理回阿山已蹲在混凝土墙前,手中的测量仪器对准墙面刻度,视线随着数据屏微微调整,“咔嗒”一声固定读数。他直起身揉了揉腰——这样蹲下、站起的动作,当天还会在不同施工点位重复上百次。
“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安全和质量是工程的‘底线’和‘生命线月是黄金施工期,早上要盯施工布置,中午协调材料进场,下午还要检查结构优化细节,每一步都要为“好房子”品质打底。
当天的工地上,400多名建设者分散在8栋四代住宅、7栋高层的施工区域,塔吊轰鸣声中,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的节奏始终不停。
从测量仪器上0.1毫米的误差把控,到防水材料的双层设防;从适配多种家装设计风格的户型设计,到小区活动空间的规划——每一个细节都藏着建设者的用心。回阿山望着施工区域,眼里满是期待,“前几天习来到新疆,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干劲!我希望能把这个工程打造成精品住宅项目,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